特斯拉終于搞懂了大規模量產,Model 3產能將起飛
成立15年后,特斯拉終于明白大規模量產的邊界在哪里。
特斯拉在一季度創下最大額度的虧損,但好消息是,CEO馬斯克表示困擾Modle3產能瓶頸的問題終于水落石出,并有被逐漸解決的跡象。
特斯拉昨日發布了一季度財報,雖然公司收入有所增加,總營收達到34.09億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6.96億美元,但卻創下了7.85億美元的季度虧損紀錄。此外,2018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的自由現金流為負10億美元,去年第四季度該數值則為負2.27億美元,業內認為,這可能會造成支付延遲和消費者押金的風險。
雖然投行和機構進一步看空特斯拉,但馬斯克卻表示,特斯拉可以在2018年下半年達到正向現金流,在第三和第四季度實現盈利。與此同時,特斯拉計劃在2018年削減4億美元開支。馬斯克稱,“2018年的開支預計會稍微低于30億美元,低于2017年的34億美元。”
讓馬斯克自信特斯拉能在今年實現正向現金流的最關鍵點在于,他認為特斯拉已經在逐漸走出“產能地獄”。雖然特斯拉在此前不久宣布大規模召回,與此同時,自動駕駛系統也經常出現事故,但這些都不足以影響特斯拉在市場層面的表現,導致虧損最主要的原因一直以來就在于產能不足。
“由于產能暫時不足,本季度的Model 3毛利率仍為負,但這在我們的預期之內。”馬斯克說。但在給員工的內部信以及給股東的函件中,他表示,這一狀況將很快得到解決,“截止至4月我們按計劃暫停生產線以進一步提升產能前,Model 3的產量已連續三周超過2000輛,并且在其中的最后一周達到2270輛”。
產能改善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電池模塊的產能瓶頸得到改善,這曾是特斯拉的主要生產瓶頸。“在安裝了我們在德國設計、制造的全新自動化生產線之前,我們就可以滿足周產5000輛車輛的所需電池模組。而全新自動化生產線將大幅降低生產成本。”馬斯克說。
其次是工廠的自動化程度應用過快。馬斯克反思說:“在早期,我們犯了一個錯誤:將大量的自動化過快地應用到生產過程中。因此,在感受到應用全自動化對某些部分進行裝配帶來的挑戰后——如電池模塊生產線、部分原料周轉系統,以及總裝的兩個步驟——我們改善了生產流程,以一定程度的半自動化以及人工裝配取代部分全自動化。”在整個生產流程中,最慢的環節其實是決定整個生產效率的關鍵點。特斯拉此前的錯誤在于,片面追求全自動化,而忽視了在某些特定的生產制造環節,人工裝配或者說半自動化其實才能達到效率的最大化。
明白這些問題后,特斯拉對工廠進行了全面的改造。馬斯克重申,Model 3的產量會在2018年第二季度前,如期達到周產量5000臺的目標。“一旦我們實現周產5000輛的里程碑,我們將會汲取經驗并改善生產線,繼續以更有效的方式增加產能,最終達到周產10000輛的水平。”他說。
成立近15年,在向市場投放了4款車以后,從馬斯克對外發聲的情況看,特斯拉才逐漸理順了供應鏈體系,領悟到生產制造的奧妙,并逐漸磨合。由此可見,從生產一款車到量產一款車再到大規模量產一系列車型,確實并不是一件易事。相反,這一路充滿荊棘和挑戰。不少報道以“每分鐘燒掉6500美元”來形容特斯拉造車所耗費的巨資,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有機構和分析師認為特斯拉已經處于破產邊緣。雖然我們并不知道此次特斯拉modle3是否真的能走出產能困境,但特斯拉的經歷也給中國廣大的造車新勢力們提了不少醒:“造車并非易事”。資金只是一個很小的方面,最難的地方在于對供應鏈的掌握和把控、生產制造流程的理解,以及生產節奏的掌控和把握。
即便是能夠完美改善生產制造瓶頸,馬斯克依然還需要解決諸多挑戰。在致股東函中,他表示,特斯拉的需求旺盛,“盡管全球范圍內僅有不到20家特斯拉展廳展示了Model 3,但該車型的預訂量(包括尚未交付的配置訂單)超過了45萬輛”。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計劃在更多的特斯拉展廳展示Model 3。
但大規模交付也會遭遇別的挑戰。比如說,一季度,交付量擴大后的基礎設施增加,使得特斯拉加大對服務基礎設施的持續投入,服務及相關業務的虧損進一步增長至1.18億美元。另外,相較上一季度,2018年第一季度末,由于有更多的Model S和Model X尚在運輸途中等待交付,這對特斯拉的營運資金產生了約1.2億美元的負面影響,經營行為現金支出達到3.98億美元。由于一季度最后幾天車輛交付量的顯著增加,第一季度應收賬款對運營現金流產生了1.69億美元的負面影響。
同時也有好消息,比如二手車收益的增加,新能源積分交易的收益增加以及來自汽車租賃等服務品類的資金收益。
- 如何保證出行服務過程中的安全?[18年05月20日 10:01]
- 特斯拉事故連連,靜止車輛難以被識別?[18年05月20日 10:00]
- 豪車勞斯萊斯也要電動化了?[18年05月20日 09:58]
- 撿現成的,傳蘋果可能出資收購特斯拉[18年05月20日 10:00]
- 一切為了產能,特斯拉落戶上海浦東[18年05月20日 09:59]
- 特斯拉“入華”新進展,超級工廠能來中國嗎?[18年05月20日 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