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小米八年成長史,它是如何成為市值千億美金大咖的
對于小米而言,5月3日已經成了其發展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天。2018年的這一天,這家成立8年的互聯網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如果最終其市值達到了1000億美金,小米將會取代百度,成為國內上市公司中市值排名第三的互聯網企業。
此時的雷軍可能還記得兩年前說過的豪言“小米五年內不上市”,但彼時的雷軍一定沒有想到,今天的小米會是今天這般盛況。
小米手機的跌宕八年
對于在互聯網上成長起來的這一代人而言,即使沒有用過小米手機,那么也一定用過小米手環、小米插線板、小米移動電源這樣的小米生態鏈產品。毫無疑問,今天的小米在國內已經成為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但如果我們回顧小米的發展歷程,我們會發現:即使強如小米,其成長也是與爭議和波折連在一起的。
剛入局的“攪局者”
小米第一次引起我的關注,還要回溯到2011年,其時,蘋果已經憑借iPhone 4風頭正盛,安卓陣營里,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剛剛起步,合約機占據了安卓手機市場的大半壁江山,HTC、Sony Ericsson、三星、摩托羅拉依然是安卓旗艦的代名詞。
這一年的12月18日,小米的第一款手機——小米手機1正式在網絡上開賣,僅僅5分鐘,100臺售價1999元的小米1宣告售罄。這樣的小波瀾可能并沒有引起像“中華酷聯”這樣的國產大廠的注意,但很多東西就是這樣,從你未曾注意到的地方開始改變了。
小米手機1發布會
次年6月,這家成立于2010年四月、發布第一款產品僅一年的互聯網手機廠商完成了C輪2.16億美元的融資,估值達到40億美元。
不久之后的8月16日,小米手機2正式發布。11個月之后,雷軍通過微博首次公布了小米2系列的銷量突破1000萬臺,此時,互聯網手機手機的熱潮也開始在國內愈演愈熱。
紅米“血洗”運營商定制機市場
在小米向港交所提交的招股書中,小米除公布了去年銷量9141萬部之外,還對外公布了小米手機2017年平均售價881.3元,這一售價意味著,盡管高端手機表現出色,但售價更低的紅米手機仍然是如今小米的銷量支柱。
2013年7月末,小米正式帶來了首款紅米手機,售價僅799元。雖然按照小米給出的定義,紅米手機的定位為“大眾人群”,但如果我們仔細分析當時的千元手機市場就不難發現:國內的千元機市場幾乎全部被以“中華酷聯”為代表的老牌國產廠商所囊括。
紅米1發布會
憑借著運營商定制機的補貼和量的保證,在國內智能機發展初期,聯想、酷派甚至一度成為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的Top 1。但四核1.5GHz處理器、4.7英寸720p屏幕、800萬像素背照式攝像頭的紅米手機的出現無疑給了定制機市場致命的一擊。
憑借著低廉的價格和極高的性價比,在紅米手機出現2年之后,“運營商定制”時代終于成為了歷時。而紅米手機也在2016年7月時宣布,總體出貨量超過1.1億臺,也就是說平均每秒就可以賣出1.21臺,成為了國內手機市場的一大創舉。
“消失”的旗艦:19個月未更新的數字系列和21個月未更新的Note系列
成立以來連續三年高速增長的小米也成了投資者青睞的對象。2014年12月,“3歲”的小米獲得了All-stars、DST、GIC、厚樸投資和云鋒基金等多個投資方11億美元的E輪融資,估值達到了驚人的450億美元。
然而,這樣的飛速增長并沒有如預想一樣持續下去,隨著體量的增大,供應鏈、質量以及創新上的問題都開始被放大,在此后的2015年和2016年,小米經歷了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
先是2015年:隨著國內智能機市場逐漸成熟,小米此前“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的設計理念開始改變,在2014年發布小米4時提出了“一塊鋼板的藝術之旅”之后,小米在2015年1月發布了當時最驚艷的一部小米手機:小米Note。
下一篇:英特爾無人機借助AI幫助修復長城
- 如何保證出行服務過程中的安全?[18年05月20日 10:01]
- 特斯拉事故連連,靜止車輛難以被識別?[18年05月20日 10:00]
- 豪車勞斯萊斯也要電動化了?[18年05月20日 09:58]
- 撿現成的,傳蘋果可能出資收購特斯拉[18年05月20日 10:00]
- 一切為了產能,特斯拉落戶上海浦東[18年05月20日 09:59]
- 特斯拉“入華”新進展,超級工廠能來中國嗎?[18年05月20日 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