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讓無線充電變得更加“有趣” 能量伴隨距離不斷變
電子報道:北京時間6月16日上午消息,智能手機和其他電子設備的無線充電很方便,但仍有問題存在:在充電時,你的設備必須固定放在某個地方。一種新的自我調諧設計意味著,你在移動時仍然可以給設備充電。
目前的無線充電器通過磁感應來進行充電:將充電器和設備進行調諧,使其產生共振。如果電源和設備之間的距離固定,那么這種設計是有效的。不過如果設備在移動中,那么這種方式就會面臨挑戰(zhàn)。
斯坦福大學的Fan Shanhui及其團隊開發(fā)了一種無線充電器,即使設備移動至距離電源1米遠的地方,仍然可以繼續(xù)充電。在不減少能量傳輸的情況下,充電器的方向可以持續(xù)變化。在演示中,該團實現了在不降低亮度的情況下,為持續(xù)移動的LED燈泡供電。
如果想利用當前的系統(tǒng)實現同樣的目標,那么電路就需要不斷地調整。Fan Shanhui表示:“這增加了復雜性。我們的系統(tǒng)首次在不需要主動調諧的情況下實現了這個目標?!?/p>
該團隊用到了量子力學的概念“宇稱-時間對稱”。在這個系統(tǒng)中,這涉及到充電器和LED燈泡之間的耦合電路,當燈泡移動到更遠的位置時,充電器中的放大器將會提高能量,以抵消遠距離造成的能量損失。Fan Shanhui表示:“看到一個基本的物理概念在完全不同的領域得到應用,這很有趣?!?/p>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丹尼爾·斯坦希爾(Daniel Stancil)認為,這個概念很有意思。他表示:“你可以在使用手機時直接充電,而不必將手機放在充電板上?!北M管實現這種自我調諧的電路還有其他方法,但他認為新方法更簡單,實現起來成本也更低。
Fan Shanhui及其同事正計劃優(yōu)化充電器的覆蓋范圍。他們將修改設計,提高充電距離。對于為移動中的車輛充電,這非常有用。
無線系統(tǒng)未來某天將被用于在更遠的距離上傳送電力。例如,一支團隊正在考慮利用激光和氣球技術將電力輸送至災區(qū)。最終,他們希望在太空中收集太陽能,并將其傳送回地球。由于沒有地球大氣的阻隔,太空中可以收集的太陽能比地球上多得多。
- 被動元件缺料漲價災情慘烈,部分代工廠商或面臨倒閉危機[18年05月16日 10:04]
- 綠聯(lián)無線充電器評測_性價比爆棚價格實惠[18年05月19日 14:38]
- 基于i.MX6UL處理器的上電時序設計[18年05月19日 14:36]
- 綠聯(lián)無線充電器怎么樣_綠聯(lián)無線充電器拆解詳情[18年05月19日 14:14]
- 綠聯(lián)qc3.0快速充電器評測(外觀、性能、兼容測試)[18年05月19日 14:06]
- 電源重新上電引起的MCU啟動失敗的原因分析[18年05月19日 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