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博世:中國創新能力遠被低估 或在中國建芯片廠
新浪財經訊 斯圖加特時間4月28日(北京時間28日)消息,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亞太區業務負責人泰瑞來接受新浪財經獨家專訪表示:在人工智能,物聯網相關的創新產業中,中國已經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國。中國將不僅是該公司全球生產基地,還將成為研發重鎮。
“中國政府推進創新的力度很大。中國企業申請專利的絕對數量之高,初創企業的大批崛起,都顯示出了中國在前沿科技領域迎頭趕上的態勢。當中國產品瞄準的市場不僅是國內,而是國際市場時,自然會引起有些國家的不滿,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泰瑞來(Peter Tyroller)坦言:“5年前,沒人會相信這一切會發生的如此之快,中國的技術創新能力遠被低估。”
博世董事會成員Dirk Hoheisel也不認同美國是高端科技的領導者。他接受新浪財經專訪時也明確表示:從技術本身的領先性而言,美國絕對不是世界領導者。德國企業和美國企業,日本企業處在一個水準線上,說美國引領全球科技是沒有道理的。在中國,百度(251.93, 13.24, 5.55%)和很多企業的合作開發新技術,包括博世在內。中國在技術層面上上升的速度非常快,還有雄厚的電子工程師的人才儲備,在人工智能這個領域也表現優異,在未來不會落后。
同時,泰瑞來也直言:不可否認,在半導體領域,中國真的需要提升技術能力,因為在高端芯片板塊,中國市場可供采購的產品很少,中國企業花費了巨資去進口類似產品。假如真的爆發貿易戰,那駐扎在中國的企業可采購的資源也會直接受限。這對商界來說絕不是個好消息。
廣告
為長期打算,博世已經開始補缺高端芯片領域,自己生產高端芯片。泰瑞來對新浪財經表示:未雨綢繆,博世已經在德國的“硅谷”Dresden投資了10億歐元興建最先進的芯片工廠,建設一條基于300mm硅晶片全自動產線,計劃3年后正式投產。這是該公司130年歷史上最大的一筆投資。
泰瑞來對新浪財經透露說:“我相信在2到4年內,在計劃建造另一個芯片生產新工廠時,中國將是最有力的候選地之一。”
“在技術投資領域,對于類似的設備投資,中國,新加坡和德國是三個非常重要的區域板塊。當然,我們也會依靠現有的行業龍頭企業的支持。”泰瑞來稱。
目前,博世在中國一共大約6萬名員工中,有大概10%是專注做研發的。泰瑞來認為研發方面的員工占比之高,意味著隨著“本地化”戰略的深入,以后博世將不僅在中國建廠,將中國作為生產基地,還在將中國轉化為重要的研發基地。這樣長期看來可以更為充分保障本土的技術需要。
- 富士通數字退火芯片DAU明年登場[18年05月19日 12:37]
- 高通總裁拜訪OPPO,傳拿下R15S訂單[18年05月19日 12:37]
- 經濟學人:臺積電先進制程將超越英特爾[18年05月19日 12:36]
- 高通恩智浦并購獲批前景樂觀 恩智浦股價創本周最大漲幅[18年05月19日 12:35]
- 共建智慧家庭美好未來!2018中國智慧家庭高峰論壇精彩盤點[18年05月19日 12:33]
- 樂鑫ESP32開發板正式通過Amazon FreeRTOS的驗證[18年05月18日 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