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華出口創新高 半導體和金屬加工設備是主力
2017年度,日本的出口額創下僅次于2007年度的歷史第二高。對中國等亞洲國家出口的半導體和金屬加工設備拉動了整體出口。
日本財務省4月18日發布的貿易統計速報顯示,2017年度(截至2018年3月)日本出口額同比增長10.8%,增至79.2219萬億日元(1日元約合0.05862人民幣)。這一數字創下自雷曼危機前的2007年度以來的最高水平。日本對中國等亞洲國家的半導體出口大幅增長。在出口表現堅挺的背景下,出口額減去進口額所得的貿易收支連續兩年保持順差。不過受原油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進口額也出現增加,順差額收窄。
日本的出口額創下僅次于2007年度的歷史第二高。對中國等亞洲國家出口的半導體和金屬加工設備拉動了整體出口。日本對亞洲出口額增長13.1%,達43.4485萬億日元。
日本對華出口額同比大幅增長18.3%,達15.1871萬億日元。半導體制造裝置的出口額增長了5成。在人工費大幅上漲的背景下,省人化投資也十分活躍,金屬加工設備的出口額增長了7成。
發那科對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和控制裝置的出口表現堅挺,1月第3次上調了業績預期。半導體制造裝置廠商也因出口堅挺而加緊增產,東京電子宮城計劃2018年10月之前將產能提高至約2倍。
日本對美國出口額增長了7.5%,增至15萬1819億日元。排量3000cc以上的大型車表現堅挺,汽車出口額時隔2年轉為增長。不過,增長率僅為5.7%,對美出口額被對華出口額超越。
日本2017年度的總出口額同比增長10.8%,達79.2219萬億日元。這一數字創下日本自雷曼危機前的2007年度以來的最高水平。和10年前相比,對美國出口額下滑了8.5%,而對華出口額則增長了16.4%,情況發生逆轉。
日本對華出口額曾在2009至2011年度的3年里超過對美國出口額。當時受雷曼危機影響,美國經濟萎靡不振,而中國政府出臺的4萬億元經濟刺激政策推高了需求。但是2012年度因經濟減速和東海爭端,對華出口額出現下滑,對美出口額再次超過對華出口額。
再次發生逆轉的2017年度,中美經濟均表現堅挺,中國的存在感進一步提高。SMBC日興證券的分析師丸山義正指出“由于中國經濟將繼續增長,出口企業需要更加積極地把握中國的需求”。
2017年度日本貿易收支為順差24559億日元,減少38.2%。在原油價格上漲的背景下,進口額增長13.6%,增至76.7660萬億日元,導致貿易順差額收窄。來自亞洲的手機和半導體等電子零部件的進口也出現增長。來自德國的汽車進口出現增加。來自歐盟的進口額刷新了歷史最高紀錄。
- 富士通數字退火芯片DAU明年登場[18年05月19日 12:37]
- 高通總裁拜訪OPPO,傳拿下R15S訂單[18年05月19日 12:37]
- 經濟學人:臺積電先進制程將超越英特爾[18年05月19日 12:36]
- 高通恩智浦并購獲批前景樂觀 恩智浦股價創本周最大漲幅[18年05月19日 12:35]
- 共建智慧家庭美好未來!2018中國智慧家庭高峰論壇精彩盤點[18年05月19日 12:33]
- 樂鑫ESP32開發板正式通過Amazon FreeRTOS的驗證[18年05月18日 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