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之痛折射國內TMT產業跛腳現實
這兩天,身處國內高科技公司一線陣營的中興通訊,因為美國的一紙處罰,面臨可能無米下炊的尷尬局面。
近幾年來,基于互聯網技術,中國以龐大的人口基數、相對完善的網絡基礎設施,在網購、出行、即時通信、在線視頻甚至網絡借貸等領域,短時間內便批量制造乃至催生出一批估值不菲的創業企業。在全世界獨角獸公司排行榜上,中國所占的份額,比起歐美等發達國家,毫不遜色。在某些消費級硬件方面,中國也有所突破。國產手機的市場份額節節攀升,實現了低端、中端和高端的全線覆蓋;而以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為代表的安防企業,則連續多年占據全球監控市場領先地位。然而,這一切成績,在核心芯片供貨可能受阻的消息面前,立刻顯得蒼白無力。
如果說基礎技術和應用場景是科技、媒體和通信(TMT)行業的雙腿,中國目前則是跛腳的狀態。這些年,資本追逐的方向是各種風口,某個熱門項目一旦出現,各路資本便一擁而上。應用場景單兵突進,同時可以有上百家公司搞微博、幾千家公司搞團購,共享單車火到顏色都不夠用,送外賣的恨不得倒貼用戶以占領市場。個中原因,是應用場景的創新,通過微創新的方式便可實現,快速收割流量、用戶,以期通過資本市場高位變現,收效短平快。而基礎技術需要長時間的默默耕耘,甚至需要舉國之力,雖然收益可能很高,但失敗風險同樣不小。何況同食人間煙火,還要不時承受炒房暴富等現實誘惑。利弊權衡下,導致基礎投入裹足不前。以芯片為例,中國到底欠了多少賬?核心集成電路國產芯片的占有率,尤其是工業級、醫療級、軍事級系統,仍有多個類別處于空白狀態。中國每年進口金額最高的“大宗商品”,既不是原油,也不是大豆,而是芯片。毫不客氣地說,芯片堪稱中國的阿喀琉斯之踵。
當然,技術進步是為生活更加美好。應用場景的成就不容抹殺,但虛火的跡象值得警惕。基礎技術的投入,也不應再被忽略甚至無視。中國的經濟規模雖然已經是世界第二,但畢竟光靠炫耀送出的外賣盒繞了地球多少圈,并不能在國際競爭中贏得尊重。
- 富士通數字退火芯片DAU明年登場[18年05月19日 12:37]
- 高通總裁拜訪OPPO,傳拿下R15S訂單[18年05月19日 12:37]
- 經濟學人:臺積電先進制程將超越英特爾[18年05月19日 12:36]
- 高通恩智浦并購獲批前景樂觀 恩智浦股價創本周最大漲幅[18年05月19日 12:35]
- 共建智慧家庭美好未來!2018中國智慧家庭高峰論壇精彩盤點[18年05月19日 12:33]
- 樂鑫ESP32開發板正式通過Amazon FreeRTOS的驗證[18年05月18日 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