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給力 我國海上風電有望“風生水起”
國內海上風電工作有了新的進展。日前,國家能源局在全國海上風電工作座談會上提出,我國計劃到2015年,海上風電裝機總量將發展到5000兆瓦,2020年這一規模提高到3萬兆瓦,一個千億元的市場正在開啟大門。
風電是世界范圍內發展速度最快的新能源,海上風電則代表了當今風電技術的最高水平。
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提到,我國海上風電發展處于起步階段,經驗不多,現在真正運行的就一個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項目。截至2010年底,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僅為14.25萬千瓦。“目前我國海上風電發展整體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有三四個潮間帶項目在做。”
我國在發展海上風電方面擁有不少優勢。我國海上風資源儲量豐富,東部沿海特別是江蘇沿海灘涂及近海具有開發風電非常好的條件,規模化開發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根據中國氣象局風能資源詳查初步成果,測得我國5米到25米水深線以內近海區域、海平面以上50米高度風電可裝機容量約2億千瓦,70米以上可裝機容量約5億千瓦。
與此同時,我國已初步具備了海上風電設計、施工及設備制造的能力,隨著華銳風電自主研發的6兆瓦風電機組正式出產,我國已成為繼德國之后第二個能自主生產單機容量為6兆瓦風電機組的國家;已開發建設了一批海上風電示范項目,華銳、金風、上海電氣等8家共54臺機組有海上風電運行業績,為今后大規模發展海上風電積累了經驗。
國家能源局、國家海洋局近日聯合下發了《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此細則針對海上風電項目前期、項目核準、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等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工作,進行了原則性規定,以進一步完善海上風電建設管理程序。
各方面條件齊備的海上風電即將在我國“風生水起”。業內有消息指出,第二輪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招標將于近期啟動,且招標規模較為明晰,將是去年首期招標量的兩倍。
下一篇:美歐合作制定智能電網標準
- 新能源:政策風向存變數 規劃年底或難產[14年06月23日 22:30]
- 國家能源局明確新能源智能化電力系統[14年06月23日 22:30]
- 兩大策略推動我國傳感器產業化建設[14年06月23日 22:30]
- 中國將繼續加大節能減排力度[14年06月23日 22:30]
- “十二五”多項政策促進生物質能發展 生物質發電前景廣闊[14年06月23日 22:30]
- 十一五:在線分析儀器產業增速超過IT[14年06月23日 22:30]